平江县精神病医院(平江县第四人民医院)
全站内容
  • 全站内容
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> 健康管理 > 科普知识 > 从“看、听、说、管”看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管理
栏目导航
科普知识

从“看、听、说、管”看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管理

发布日期:2019/09/16 字号调整 14px 浏览次数(288)

大部分精神疾病的患者通过及时、合理的诊断和治疗,症状通常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控制。但是出院或门诊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并不意味着治疗就结束了,之后仍然需要坚持服药、定期随访,并接受康复治疗和家庭护理,才能真正健康的回归社会。对于任何疾病来说,家庭护理都很重要,俗话说“三分治,七分养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
精神疾病的家属要做哪些事情呢?家庭护理中,家属要做四件事。分别是看、听、说、和管。


家庭护理

1、家属要看什么?

家属应该观察患者,有无发病的早期症状,包括性格改变,出现失眠,注意力下降等神经症症状。学习、工作和社交能力无故明显下降。家属还应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:注意有无副作用发生,比如说便秘,肌肉紧张,无故的跌倒,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患者有自杀前兆,患者出院以后,可能会长期受经济困难,家庭不幸,或者是受精神症状支配等多种原因导致自杀,遇到这种情况,家属宁可过分小心,也不要疏忽大意。


2、家属要听什么?

在家庭护理中,注意倾听,不仅能够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的出口,而且可以获得有关病情反应,药物副作用等方面信息,在听的过程中,即使患者想法有一些不合理或歪曲,但是也不要随意的批评患者或者责备患者,这样使家庭关系更为紧张,不利于患者的恢复。在交流过程中,如果发现患者对于疾病过于担忧,还应该适当的转移话题,从而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。


3、家属要说什么?

说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,交流和开导。与患者的交流应该是朋友似的,不能让患者感觉是在和权威对话,从而增加自卑感,在交流过程中,如果发现患者对于疾病过于担忧,或者纠缠与自己的症状,不要非得给患者辩个是非曲直。应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。如果患者的自知力比较好,这个阶段,家庭的温暖,鼓励和支持,使患者精神有所依托,这样可以增强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。此外,精神疾病患者病前常有孤僻,多疑,固执,所以出院后,家属要多开导,对不良的行为要有意识地进行矫正,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刺激。


4、家属要管什么?

(1)如何管吃药,精神疾病规范治疗很重要。因此,家属督促患者服药,有些患者受病情的影响。停药或减药或者是假装服药,把药片含在舌下之后,趁人不注意时将其吐出来,这种行为非常容易引起疾病的复发。家属不但要督促患者坚持服药,更要通过刚才说过的交流和开导。养成自觉服药的好习惯


(2)如何管理饮食方面,应该督促患者定时进餐,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。既要防止进食不足,又要防止吃得太多,因为有些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患者体重增加。其实家属不应心疼而放任不管。


(3)家属如何管睡眠,在睡眠方面应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保持安静,避免强光和噪声。合理安排时间,白天减少卧床的时间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,午休时间不要太长,睡前避免饮用浓茶,咖啡和刺激性的食物。最好不要在睡前看恐怖小说和影视作品。


5、除此以外,家庭护理只需要家属吗?

家庭护理并不仅仅是家属护理,同样离不开医生的帮助,所以说家属并不是孤立无援的,在出院后,医务人员会通过门诊,电话访问或家访等形式,为患者和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用药和护理方面的支持,并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及家庭交流中出现的问题,作为患者家属,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上述工作,并主动提供有关病情,用药反应以及家庭问题方面的情况,从而获得相应的指导,更为有效地进行家庭护理。研究证明:接受医务人员的护理指导,能够明显降低复发率,从而顺利的回归社会。

家属应该观察患者,有无发病的早期症状,包括性格改变,出现失眠,注意力下降等神经症症状。学习、工作和社交能力无故明显下降。家属还应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:注意有无副作用发生,比如说便秘,肌肉紧张,无故的跌倒,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患者有自杀前兆,患者出院以后,可能会长期受经济困难,家庭不幸,或者是受精神症状支配等多种原因导致自杀,遇到这种情况,家属宁可过分小心,也不要疏忽大意。